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粢糈 zī/cí xǔ

祭神用的米。

相关:

详解

粢糈,读音为zī xǔ,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解释:
1. 基本解释:
- 粢糈指的是祭神用的米。这个词源于古代中国对神灵的祭祀活动,其中使用到的米作为祭品,便被称为粢糈。
2. 历史出处:
- 在《新唐书·王璵传》中有这样的描述:“营罔天听,负抱粢糈,道路相望,无时而息。”这句话描绘了当时人们为了向神灵祈求,不断地携带粢糈进行祭祀的场景。
3. 组成与含义:
- “粢”字,其五行为火,意思是谷子,子实去壳后为小米,也泛指谷物。
- “糈”字,其五行为土,意为粮或精米,古代用以祭神。
- 两者结合,便形成了“粢糈”一词,专指用于祭神的米。
4. 使用场景:
- 除了直接描述祭神用的米之外,粢糈有时也用于形容家境贫困、生活艰难的情况。这种用法可能是基于古代祭祀活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种经济负担的考虑。
综上所述,粢糈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语,它不仅代表了古代中国对神灵的虔诚与敬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与民众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