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粢盛 zī/cí shèng/chéng

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相关:

详解

粢盛,读音为zī chéng,意思是指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以下是关于“粢盛”的详细解释:
1. 含义:粢盛是古代祭祀时,将黍稷等谷物盛放在祭器内,作为献给神灵的祭品。
2. 来源:这一词语最早可见于《公羊传·桓公十四年》中的“御廩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其中,何休注曰:“黍稷曰粢,在器曰盛。”这明确指出了粢盛的含义和用途。
3. 历史应用:在古代,粢盛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汉书·文帝纪》中提到:“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这表明皇帝会亲自耕种,以确保宗庙祭祀时有足够的粢盛。
4. 文化意义:粢盛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祭品,更承载着古代人民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通过粢盛的供奉,人们表达了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并祈求他们的保佑和庇护。
总的来说,粢盛是古代祭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