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碑兽 bēi shòu

墓碑及墓前石兽。

相关:

详解

“碑兽”是一个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读音:bēi shòu
解释:
1. 定义:碑兽指的是墓碑及其墓前的石兽。这是一个古代中国墓葬文化中常见的元素,用于标示墓地、纪念逝者,并可能具有象征或保护的作用。
2. 来源:该词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被裴松之在《三国志·魏志·曹爽传》的注引中引用。具体原文为:“今作宫室,斬伐生民墓上松柏,毁壞碑獸石柱,辜及亡人,傷孝子心,不可以爲後世之法則。” 这段话描述了当时破坏墓碑和墓前石兽的行为,并指出这种行为会伤害孝子的心,不应成为后世的法则。
3. 文化意义:在中国古代,碑兽不仅是墓葬的标识,也是逝者身份、地位和功绩的象征。通过碑文,我们可以了解到逝者的生平事迹、家族背景等信息;而墓前的石兽,如狮子、麒麟等,则可能代表逝者的威严和尊贵。同时,这些碑兽也为后人研究和了解古代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综上所述,“碑兽”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词语,它不仅是古代中国墓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要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