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破甑 pò zèng

1.《后汉书.郭太传》:"孟敏字叔达,巨鹿杨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墯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后遂以"破甑"喻不值一顾的事物。 2.谓破碎。

相关:

详解

破甑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含义:
- 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这种瓦器的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通常置于鬲上蒸煮食物。
- 比喻不值一顾的事物,或者指破碎的状态。
2. 来源:
- 这个词语的原始含义源自古代的一种烹饪工具。但它在文学中更常被用作比喻,表达一种对失去或损坏事物的超然态度。
3. 典故:
- 《后汉书·郭太传》中记载,孟敏(字叔达)客居太原时,曾携带瓦甑(即破甑)不慎坠地破碎,他看都不看一眼就径自离去。林宗(可能是指郭林宗)见到这一幕后询问他的原因,孟敏回答说:“甑既然已经破了,看它又有什么用呢?”林宗因此认为孟敏与众不同,并劝他游学。孟敏后来游学十年,名声大噪,被三公征召但并未屈就。
- 这个故事使“破甑”一词成为了比喻那些已经失去价值或无法挽回的事物的常用词汇。
4. 用法:
- 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诗词中,“破甑”常被用来表达一种超脱或释然的情感,如辛弃疾的《玉蝴蝶·杜仲高书来戒酒用韵》中“功名破甑,交友抟沙”一句,就表达了对功名如过眼云烟、交友易散的感慨。
综上所述,“破甑”既是一个指代古代蒸饭瓦器的名词,也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比喻,表达了人们对失去或无法挽回之物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