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皂襕 zào lán

古时上下衣相连的黑色服装。

相关:

详解

词语解释:皂襕
读音:zào lán
基本解释:
* 皂襕,古时指上下衣相连的黑色服装。这一解释来源于《元史·舆服志二》中的描述:“金星旗,素质,赤火焰脚,画神人,冠五梁冠,素衣,皂襕,朱裳,秉圭。”
相关故事: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中有一个与皂襕相关的故事。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康子因为嫉妒管仲的能力和声望,决定诬陷他。他派人把一块皂襕放在管仲的门上,意图让人认为管仲是个心术不正之人。后来,管仲发现了这个陷害,将皂襕拿下来并向季康子解释清楚。这个故事后来成了形容人言辞刻薄讽刺的成语。
分点表示:
1. 词义:上下衣相连的黑色服装。
2. 来源:《元史·舆服志二》中提及。
3. 相关故事:与管仲被诬陷的故事相关,成为后来形容人言辞刻薄的成语。
归纳:
皂襕一词,既代表了古代的一种服饰,也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了解与皂襕相关的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词语背后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