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白跖 bái zhí

使用白弩的大盗。唐巴蜀商人对苏涣的称呼。

相关:

详解

白跖,读音为bái zhí,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是关于该词语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白跖原指使用白弩(一种武器)的大盗。
- 在唐代,巴蜀商人用“白跖”来称呼苏涣,因为苏涣年轻时喜欢劫掠,且善于使用白弩,让巴蜀商人深受其苦。
2. 详细解释:
- “白”在此处可能表示无色、空白,引申为一无所有、一贫如洗。
- “跖”原指足跟,但在这里被引申为财产、财富。因此,“白跖”也指一个人一无所有,没有财产、财富。
- 历史上,苏涣因善用白弩劫掠,被巴蜀商人称为“白跖”,以与古代的庄蹻相比较。但苏涣后来改变行为,折节读书,最终考中进士。
3. 使用场景:
- 这个词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过去有不良行为,但后来改变,或者用于形容一个人极度贫穷,没有任何财产或财富的情况。
4. 故事起源:
- 白跖这个词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特别是与唐代巴蜀商人和苏涣的历史事件相关。这一事件被记录在《新唐书·艺文志四》中。
综上所述,白跖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语,既指使用白弩的大盗,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贫穷或过去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