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旄 bái máo
1.古代的一种军旗。竿头以牦牛尾为饰﹐用以指挥全军。 2.喻出师征伐。
相关:
详解
白旄的解释如下:
1. 定义:白旄是古代的一种军旗。它的特点是竿头以牦牛尾为饰,用以指挥全军。
2. 来源:白旄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书·牧誓》。
3. 用法:
- 在军事领域,白旄作为军旗,用于指挥军队的行动。
- 在文学作品中,白旄也被用作比喻,如唐·白居易的《七德舞》诗中就有使用,用来比喻出师征伐。
4. 成语:白旄还与其他词语组合成成语,如“白旄黄钺”,用以描述出师打仗的威严和气势。
综上所述,白旄不仅是一个古代军旗的实物描述,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意义。
1. 定义:白旄是古代的一种军旗。它的特点是竿头以牦牛尾为饰,用以指挥全军。
2. 来源:白旄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书·牧誓》。
3. 用法:
- 在军事领域,白旄作为军旗,用于指挥军队的行动。
- 在文学作品中,白旄也被用作比喻,如唐·白居易的《七德舞》诗中就有使用,用来比喻出师征伐。
4. 成语:白旄还与其他词语组合成成语,如“白旄黄钺”,用以描述出师打仗的威严和气势。
综上所述,白旄不仅是一个古代军旗的实物描述,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