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瘅疽 dàn/dān jú

恶疮。

相关:

详解

瘅疽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dān jū,具体解释如下:
1. 定义:瘅疽指的是一种恶疮。
2. 出处: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论衡·死伪》中,原文为“晋荀偃伐齐,……瘅疽生,疡于头。”
3. 症状:瘅疽多因劳累,湿热邪毒上壅所致,发病于枕骨下部,与口相对。起初如米粒般大小,而后逐渐变硬,又麻又痒,肿痛难忍。肿大者像圆茄一样,呈紫色,不易治愈。
4. 治疗:对于痈疽(包括瘅疽)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局部药物治疗和全身药物治疗。一般治疗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预防创伤,增强机体免疫力。外用药物如20%鱼油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主要用于无化脓和溃疡的患者。全身药物治疗则主要是全身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综上所述,瘅疽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疾病,需要及时和专业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