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畚臿 běn chā

见"畚锸"。

相关:

详解

畚臿(běn chā)的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畚臿,也作“畚锸”或“畚插”,是一个汉语词语,用来指代挖运泥土的用具。
2. 词语构成:
- “畚”:指盛土器,最初是用蒲草编制用来盛放粮食的,后来为了提高其耐用性,改用竹篾编织,亦用于营造中盛放土石等建筑工料。
- “臿”:同“锸”,指起土器,是一种挖土工具,即铁锹。最初作“臿”,是一种掘土的农具,后来人们为“臿”加上义符“金”遂作“锸”,用于建筑营造中。
3. 词语来源:
- 该词在《晋书·束晳传》中有记载:“以其云雨生于畚臿,多稌生于决泄。”意指通过挖运泥土(畚臿)来进行水利建设,从而带来丰收的云雨和更多的稻谷。
- 在《晋书·石季龙载记论》中,也有“穷骄极侈,劳役繁兴,畚锸相寻,干戈不息”的描述,表现了土建工程的繁忙和战乱的频繁。
4. 使用语境:
- 畚臿通常用于土建工程或农业劳动中,作为挖土、运土的工具。
- 在古代文献中,畚臿也常被借指土建之事,即与建筑、水利等工程相关的活动。
综上所述,畚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用来指代挖运泥土的用具,由“畚”(盛土器)和“臿”(起土器)两部分组成,在土建工程和农业劳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该词也常被借指与土建相关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