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王刍 wáng chú

植物名。菉草的别称,又名荩草。

相关:

详解

王刍 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拼音:Wáng Chú
2. 词义:王刍(菉)与苍耳(葹)相同,在古代被视为一种恶草。屈原在《离骚》中曾使用这种植物来比喻谗佞小人。
3. 出处:
- 《说文》中提到:“菉,王刍也。从草,录声。”
- 《离骚》中有:“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的句子,这里的“菉”即为王刍。
4. 其他信息:
- 在现代,王刍草(或称为荩草)在农村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荩草性平、味苦,具有清热、止咳、解毒、祛风湿的作用。
- 荩草在古代还曾作为黄色染料的来源,因为黄色在古代是皇帝专用的颜色,所以荩草也被称为“王刍草”,平民百姓不能使用。
- 荩草在农村的另一主要用途是作为牛的饲料,因其生长迅速且牛喜欢吃。
综上所述,王刍(菉)不仅是一个古代词汇,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