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猫狸 māo/máo lí

狸的一种。俗称野猫。

相关:

详解

词语解释:猫狸
猫狸,拼音为māo lí,是一个由“猫”和“狸”两个动物名称组成的词语,具有以下含义和解释:
1. 基本含义:
- 猫狸是狸的一种,俗称野猫。这种动物的特征是大小如狐,毛色黄黑相杂并有斑纹,头部较圆,尾巴较大,颇类似于猫。
2. 详细解释:
- 根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兽二·狸》记载:“狸有数种:大小如狐,毛杂黄黑有斑,如猫而圆头大尾者为猫狸,善窃鸡鸭,其气臭,肉不可食。”这详细描述了猫狸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 清代黄汉在《猫苑·种类》中提到:“俗谓阔口者为猫,尖嘴者为猫貍。”这进一步区分了猫和猫狸的某些特征。
- 徐珂在《清稗类钞·动物·猫狸》中补充说:“猫貍,亦省称貍,猫属,头圆尾大,毛黄黑相杂,有斑纹,颇类猫,故俗又称野猫。性残暴,食鱼鼠等,且能窃取鸡鹜。”这描述了猫狸的习性和食性。
3. 比喻含义:
- 除了指代实际的动物外,猫狸也常作为成语或短语使用,比喻人善于伪装、隐瞒真实意图的行为或态度。这种比喻源于猫狸善于隐藏和伪装的习性。
总结来说,猫狸既是一个指代具体动物的词语,也具有比喻人善于伪装的含义。在理解其含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和具体语境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