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铧 lí huá
安装在犁的下端,用来翻土的铁器,略呈三角形。也叫铧。
相关:
详解
犁铧,读音为“lí huá”,是一个与农业耕作密切相关的词语。以下是关于犁铧的详细解释:
1. 起源与发展:
-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这是犁铧作为农具使用的早期记录。
- 公元1050年,中国人进一步发明了犁镜,将其安装在犁上,使得翻土更为便捷,从而提高了农业产量。
- 与此同时,欧洲的农夫在公元前500年左右造出了铁犁,但相较于中国的铁犁,晚了约一个世纪。
2. 结构与功能:
- 犁铧是安装在犁的下端,用于翻土的铁器,其形状略呈三角形或V形。
- 犁铧的主要功能是在土地上豁出一条条沟,使土向两边排出,中间形成沟壑,达到松土的效果。
- 当犁铧与犁身结合使用时,形成所谓的“铧犁”,其作用是将土朝向一侧翻,将下层土翻到地面上。
3. 使用场景:
- 犁铧是耕地的重要工具,适用于大部分土壤类型,但在有大石头或树根的地方,可能需要其他工具来清理。
- 在使用犁铧时,需要根据土壤的情况和耕作的需要,调整犁铧的深度和角度,以控制耕作的效果。
4. 意义与价值:
- 犁铧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耕作的效率,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 通过犁铧的使用,土地得以更好地耕作和翻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综上所述,犁铧作为农业耕作的重要工具,其起源、结构、功能、使用场景以及意义与价值,都体现了人类智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 起源与发展:
-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这是犁铧作为农具使用的早期记录。
- 公元1050年,中国人进一步发明了犁镜,将其安装在犁上,使得翻土更为便捷,从而提高了农业产量。
- 与此同时,欧洲的农夫在公元前500年左右造出了铁犁,但相较于中国的铁犁,晚了约一个世纪。
2. 结构与功能:
- 犁铧是安装在犁的下端,用于翻土的铁器,其形状略呈三角形或V形。
- 犁铧的主要功能是在土地上豁出一条条沟,使土向两边排出,中间形成沟壑,达到松土的效果。
- 当犁铧与犁身结合使用时,形成所谓的“铧犁”,其作用是将土朝向一侧翻,将下层土翻到地面上。
3. 使用场景:
- 犁铧是耕地的重要工具,适用于大部分土壤类型,但在有大石头或树根的地方,可能需要其他工具来清理。
- 在使用犁铧时,需要根据土壤的情况和耕作的需要,调整犁铧的深度和角度,以控制耕作的效果。
4. 意义与价值:
- 犁铧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耕作的效率,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 通过犁铧的使用,土地得以更好地耕作和翻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综上所述,犁铧作为农业耕作的重要工具,其起源、结构、功能、使用场景以及意义与价值,都体现了人类智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