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燕盖 yàn/yān gài/gě/hé

1.亦作"燕盍"。 2.指汉昭帝时因谋逆被诛的燕王旦和盖长公主。

相关:

详解

词语解释:燕盖
拼音:yàn gài
释义:
1. 亦作“燕盍”:这个词有时也写作“燕盍”,其中“盍”与“盖”同义。
2. 指汉昭帝时因谋逆被诛的燕王旦和盖长公主:
- 根据《汉书·昭帝纪赞》的记载,“孝昭幼年即位,亦有燕盍、上官逆乱之谋。”这里的“燕盍”指的就是燕王旦和盖长公主。他们因谋逆行为被汉昭帝诛杀。
- 王先谦在补注中引用了钱大昭的观点,说明“盍”与“盖”相同,即指盖长公主。
- 《汉书·叙传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提到“燕盖譸张,实叡实聪。辠人斯得,邦家和同。”描述了燕王旦和盖长公主的谋逆行为被揭露后,国家恢复和平与和谐。
- 唐代的李德裕在《丹扆箴·辨邪箴》中称赞汉昭帝的智慧和决断,称“燕盖既折,王猷洽平。”即燕王旦和盖长公主被诛后,国家政务得到了妥善处理。
总结:燕盖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语,指汉昭帝时因谋逆被诛的燕王旦和盖长公主。这个词在历史文献和诗词中多次出现,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和汉昭帝的明智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