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夺 lòu duó
漏脱。
相关:
详解
漏夺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1. 词义:漏夺即漏脱、遗漏。
2. 来源:
- 该词源于《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李膺传》。在此历史背景下,李膺因张俭事件被牵连,被逮捕并拷打致死,其家人和学生也受到了牵连。侍御史蜀郡景毅的儿子景顾虽为李膺的门徒,但并未被记录在党人的名册中,因此未受责罚。景毅因此感慨地说:“本来认为李膺有贤德,派儿子拜他为师,怎么可以因为漏掉名簿,便苟且偷安算了呢?”遂自己上表请求免官回家。
- 该词语在现代的汉语词典中也被解释为“漏脱”。
3. 运用示例:
- 唐·戴叔伦《敬酬陆山人》诗之一:“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
-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况太守》:“谱传皆有漏夺。”
综上所述,漏夺一词主要表示遗漏或漏脱之意,源自古代的一个历史事件,并沿用至今,仍具有相同的词义。
1. 词义:漏夺即漏脱、遗漏。
2. 来源:
- 该词源于《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李膺传》。在此历史背景下,李膺因张俭事件被牵连,被逮捕并拷打致死,其家人和学生也受到了牵连。侍御史蜀郡景毅的儿子景顾虽为李膺的门徒,但并未被记录在党人的名册中,因此未受责罚。景毅因此感慨地说:“本来认为李膺有贤德,派儿子拜他为师,怎么可以因为漏掉名簿,便苟且偷安算了呢?”遂自己上表请求免官回家。
- 该词语在现代的汉语词典中也被解释为“漏脱”。
3. 运用示例:
- 唐·戴叔伦《敬酬陆山人》诗之一:“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
-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况太守》:“谱传皆有漏夺。”
综上所述,漏夺一词主要表示遗漏或漏脱之意,源自古代的一个历史事件,并沿用至今,仍具有相同的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