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漆胎 qī tāi

指用脱胎法制成的坯。

相关:

详解

漆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ī tāi,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 基本释义:
- 漆胎原指黑脸,这一释义来源于明·徐渭的《赠严宗源序》中的描述:“日所与伍者,十数逻伺卒与数十罪夫,漆面而卬鼻,如叉刹然。”这里“漆面”即为黑脸之意。
2. 在漆器制作中的含义:
- 漆胎也可指受漆的物件,即制作漆器时的基础胎体。以木器做漆胎是最古老的做法,也是古代最主要的漆胎。后来随着金属和陶瓷的出现,漆胎的种类也变得更加丰富。
- 漆器制胎工艺包括多个环节,如选用木材、涂油、涂泥、打磨、涂基漆、涂彩漆、涂面漆、修整和烤漆等。这些工序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精细、耐心、细致的操作,制成的漆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 木质漆胎一开始是用整块木材雕刻成型,后来人们开始使用薄木卷成空心圆柱,再裱上麻布涂上漆灰进行制作。
3. 现代解释:
- 在现代语境中,漆胎还可能指用脱胎法制成的坯,即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形成的漆器基础形态。
综上所述,漆胎一词具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指黑脸,也可以指制作漆器时的胎体,还可以指用脱胎法制成的坯。在不同语境下,其含义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