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母仪 mǔ yí

1.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 2.指作母亲的仪范。 3.为母之道。

相关:

详解

母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ǔ yí,其具体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1. 基本解释:
- 母仪,指的是人母的仪范,也就是作为母亲的典范或标准。这个词语多用于皇后,以强调皇后作为天下之母,应当具有的高尚品德和行为举止。
2. 详细解释:
- 人母的仪范:这一解释强调了母仪是对所有母亲,特别是皇后这一特殊身份母亲的品行和仪态的期许。例如,在《<古列女传>小序》中就有“惟若母仪,贤圣有智,行为仪表,言则中义”的描述,表达了母仪应该具备的智慧、贤德以及言行举止的典范性。
- 指作母亲的仪范:这一解释将母仪的概念扩展到所有母亲,强调了作为母亲应有的品德和行为标准。例如,在唐赵璘的《因话录·宫》卷一中提到“母仪万国,化洽六宫”,表达的是皇后作为母仪的典范,能够影响整个宫廷甚至国家的风气。
- 为母之道:这一解释进一步阐述了母仪的内涵,即作为母亲应有的教育子女、处理家庭事务等方面的方法和原则。例如,在明杨珽的《龙膏记·宠赐》中,“妇道允谐,母仪俱美”就表达了作为妻子和母亲应有的和谐与美好。
3. 来源与引用:
- 母仪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和典籍中,如《<古列女传>小序》、《杜秋娘》诗、《建夷宫词》等。这些文献都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或故事来阐释母仪的含义和重要性。
4. 近义词:
- 母仪的近义词是“母范”,两者都强调了作为母亲应有的品德和行为标准。
综上所述,母仪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语,它不仅仅是对皇后或母亲的品行和仪态的期许,更是对所有母亲在教育子女、处理家庭事务等方面应有的品德和行为标准的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