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椰瓢 yē piáo

椰壳制成的瓢。

相关:

详解

椰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yē piáo,其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解释
椰瓢是指用椰子壳做的瓢,也被视为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它在中国古代就已出现,并常用于长途旅行中作为取水或盛酒的容器。
二、引证解释
1. 《词林纪事》中引用了宋代秦观的《醉乡春》词:“社瓮酿成微笑,半缺椰瓢共舀。”这描绘了人们用椰瓢来共同分享美酒的情景。
2. 《水浒传》第十回中:“土坑上却有两个椰瓢,取一个下来,倾那瓮酒来喫了一会。”此处,椰瓢被用作从瓮中取酒的容器。
3. 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顾生》中:“妓即以椰瓢行酒,可容五斗许。”这里的椰瓢被用作盛酒的器具,容量可达五斗左右。
三、历史背景
椰瓢在北宋时期就已广泛使用,尽管当时物流并不发达,产自华南的椰子做成的椰瓢在华北山东等地也能见到。这反映出椰瓢在当时社会的普及程度和使用习惯。
四、造型特点
椰瓢小巧、精致,具有仿生器的原始韵味。其造型似椰子,但又不完全遵循椰子的轮廓,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例如,在一些设计中,椰瓢的身筒与椰子的形状相似,但又有其独特的变化;盖面的三个洞眼继承传统椰瓢壶的造型,向外发射,视觉上拉伸空间;壶盖中央系着一个小小的平安扣,既便于拿捏,又增添了装饰性。
综上所述,椰瓢不仅是一个实用的容器,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