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桥陵 qiáo líng

1.即黄帝陵。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参见"桥山①"。 2.唐睿宗李旦陵。在陕西省蒲城县北丰山。 3.泛指帝王陵墓。

相关:

详解

桥陵,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语,以下是关于桥陵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 桥陵,又名桥冢,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
- 它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西北15千米的丰山(唐时称为“桥山”,又称“苏愚山”或“凤凰山”)的西南。
2. 历史背景:
-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唐睿宗李旦在长安驾崩,随后归葬于桥陵。
- 桥陵的建造正值大唐立国近百年、国力强盛、社会升平的“开元盛世”,因此其陵墓建筑和石刻艺术都力求展现这一时期的宏大、壮丽与富贵气象。
3. 建筑特点:
- 桥陵略呈长方形,东西长2871米,南北长2836米,总面积达852万平方米。
- 桥陵四面开辟有门,四角有楼,园内植有银杏、松柏、古槐等树,草木葱郁,肃穆而幽静。
- 桥陵的陵墓建制高大宏伟,石刻艺术丰富,包括石华表、石鸵鸟、石马、石人、石独角兽、石狮等五十余尊巨大石刻,其中38尊排列在宽达110米、长625米的神道两旁。
4. 文化意义:
- 桥陵是盛唐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缩影,被誉为“中国最恢宏的十大帝王陵墓”之一。
- 桥陵的陵墓建造和石刻艺术是唐代繁盛时期的代表,与乾陵并称为唐代陵墓石刻艺术之最。
5. 保护状况:
- 桥陵于1956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88年2月,桥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综上所述,桥陵不仅是一座帝王陵墓,更是盛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象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