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州 zhù zhōu
传说中地名。
相关:
详解
“柱州”这一词语的解释如下:
1. 词义:
- “柱州”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ù zhōu,释义为传说中地名。
2. 历史背景:
- 柱州被认为是新疆最原始的称呼。在古人的观念中,天由八根柱子支撑,昆仑山是其中的一根柱子,因此昆仑一带被称为“柱州”。
- 新疆自西汉起便属于中国,汉时称为西域,意指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西汉开始出现在中国史籍中。到了1757年,清乾隆帝再次收复这片土地,并将其命名为“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
3. 文献记载:
-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一》中引用了《遁甲开山图》的内容:“五龙见……柱州昆仑山上。”这表明在古代文献中,“柱州”与昆仑山紧密相连。
- 《后汉书·张衡传》中的“越昂州而愉敖”一句,在李贤的注引《河图》中提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西北柱州曰肥土。”这里进一步证实了柱州在古代文献中的存在。
4. 别称:
- 柱州又被称作台州、括州、肥土等。需要注意的是,按上古汉语,这里的“台”读“yí”,意为“喜悦”,与浙江的台州(Tāi zhōu)不同。
5. 总结:
- “柱州”作为一个传说中的地名,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天地结构的理解,也体现了新疆地区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古代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窥见这一名称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1. 词义:
- “柱州”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ù zhōu,释义为传说中地名。
2. 历史背景:
- 柱州被认为是新疆最原始的称呼。在古人的观念中,天由八根柱子支撑,昆仑山是其中的一根柱子,因此昆仑一带被称为“柱州”。
- 新疆自西汉起便属于中国,汉时称为西域,意指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西汉开始出现在中国史籍中。到了1757年,清乾隆帝再次收复这片土地,并将其命名为“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
3. 文献记载:
-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一》中引用了《遁甲开山图》的内容:“五龙见……柱州昆仑山上。”这表明在古代文献中,“柱州”与昆仑山紧密相连。
- 《后汉书·张衡传》中的“越昂州而愉敖”一句,在李贤的注引《河图》中提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西北柱州曰肥土。”这里进一步证实了柱州在古代文献中的存在。
4. 别称:
- 柱州又被称作台州、括州、肥土等。需要注意的是,按上古汉语,这里的“台”读“yí”,意为“喜悦”,与浙江的台州(Tāi zhōu)不同。
5. 总结:
- “柱州”作为一个传说中的地名,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天地结构的理解,也体现了新疆地区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古代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窥见这一名称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