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枯槁 kū gǎo

①(草木)干枯:禾苗~。②(面容)憔悴:形容~。

相关:

详解

“枯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kū gǎo,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表示植物或者人枯萎憔悴的意思。
2. 详细解释:
- (1) [withered]:指草木干枯、枯萎的状态。如,《淮南子·原道训》中提到:“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意指如果树木移植时失去了其生长所需的阴阳平衡,那么它们就会枯萎。
- (2) [haggard]:形容人的面容憔悴、消瘦。如,《楚辞·渔父》中“形容枯槁”便是用来描述人面容憔悴的状态。
3. 用法示例:
- 草木枯槁:描述植物失去水分和生命力,变得干枯。
- 形容枯槁:描述人的面容因疾病、劳累或精神压力等而变得憔悴、消瘦。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枯竭、干涸、憔悴、干瘦、干瘪等。
- 反义词:丰润、滋润等。
5. 文化或历史背景:
- “枯槁”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象或人物状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指代了植物或人的外在状态,还常常用来隐喻精神、情感的枯竭或憔悴。
6. 总结:
- “枯槁”是一个多义词,既可以用来描述植物干枯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人面容憔悴、消瘦。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广泛使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