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无征 wú zhēng

1.没有证明;没有实据。 2.没有征兆或迹象。

相关:

详解

词语解释:无征
读音:wú zhēng
解释:
1. 没有证明;没有实据:
- 源自《文选·左思<三都赋>序》:“於辞则易为藻饰,於义则虚而无徵。” 这里的意思是,在言辞上容易进行华丽的修饰,但在内容上却缺乏实际的证据。
- 类似地,宋·王谠《唐语林·文学》中也提到:“举之《春秋》,则明白而有实;合之左氏,则丛杂而无徵。” 指出在《春秋》中记载的事情明确且有实际依据,而《左传》中的记载则显得繁杂而无确切证据。
- 明沈德符《野获编·府县·立碑》中提及:“《南史》裴松之曰:世立私碑,有乖事实。以为诸立碑者,宜悉令言上为朝议所许,然后听之,庶可以防遏无徵,显彰事实。” 这里强调立碑应当有朝廷的许可,以防止无根据的碑文,从而彰显事实。
2. 没有征兆或迹象:
- 例如,《法苑珠林》卷三中提到:“诊候无徵,雩祈失効。” 这里的“无徵”指的是诊断时没有迹象或征兆,导致祈祷没有效果。
总结:“无征”一词既可以指缺乏证据或实据,也可以指没有征兆或迹象。它来源于古代文献,并在后世被广泛引用,用于描述缺乏确凿依据或明显迹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