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斑龙 bān lóng

1.传说中为仙人驾车的彩龙。 2.鹿的别名。

相关:

详解

斑龙的解释如下:
1. 定义:
- 斑龙(属名:Megalosaurus)又名巨龙、巨齿龙,是一种已灭绝的大型肉食性恐龙,生存于中侏罗纪巴通阶的欧洲(包括英格兰南部、法国、葡萄牙等地)。
2. 名称来源:
- 斑龙的属名在希腊文中意为“巨大的蜥蜴”。
3. 形态特征:
- 斑龙是侏罗纪晚期一种体型庞大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其身体较长且强壮,头部长近1米。
- 它拥有厚实的颈部、健壮的短前肢及强而有力的后肢。手指和脚指头上都长着尖利的爪子。
- 斑龙的头部很大,其强有力的上下颌中长着弯曲的牙齿,顶端有锯齿,用于咬食新鲜的猎物。
4. 生活习性:
- 斑龙平时用后肢行走,行进速度约为7km/h。
- 当发现猎物时,它会快速奔跑,并抬起尾巴以保持身体平衡。但斑龙的体形不适宜进行长时间的追踪奔跑。
5. 物种发现:
- 斑龙是第一个被科学地描述和命名的恐龙。
- 1824年,英国地质学家巴克兰首次报道了一块在采石场采集到的恐龙下颌骨化石,即斑龙。
6. 其他含义: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时称鹿为斑龙,意即身上长有斑点的龙,这是古人对鹿类动物的一种尊重。
7. 注意事项:
- 当提及斑龙时,应明确其指的是恐龙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以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