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支公 zhī gōng

1.即晋高僧支遁。字道林,时人也称为"林公"。河内林虑人,一说陈留人。精研《庄子》与《维摩经》,擅清谈。当时名流谢安﹑王羲之等均与为友。 2.泛称高僧。

相关:

详解

支公 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支公即指晋代高僧支遁。他字道林,有时人们也称他为“林公”。他是河内林虑人(也有说法是陈留人)。支遁精通《庄子》与《维摩经》,擅长清谈,与当时的名流谢安、王羲之等都有交往。
2. 扩展含义:
- 支公一词也泛称高僧,是对高僧的一种尊称或代称。
3. 历史背景:
- 支遁在佛教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和行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精研的《庄子》与《维摩经》都是佛教与道家思想的重要典籍,这反映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思想见解。
4. 文学引用:
- 支公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被提及,如唐代李白的《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诗中有“卓绝道门秀,谈玄乃支公”的句子,表达了对支遁的敬仰之情。
5. 总结:
- 支公是一个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独特思想见解的高僧,他的事迹和思想在佛教历史和文学作品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支公一词不仅指晋代高僧支遁,也泛称高僧,是对高僧的一种尊称或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