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擢桂 zhuó guì

犹折桂。指科举及第。

相关:

详解

擢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zhuó guì,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意思:
- 擢桂,犹折桂,指的是科举及第。这一词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当考生通过科举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时,便被称为“擢桂”或“折桂”。
2. 历史典故:
- 擢桂的典故出自《晋书》卷五十二〈郤诜列传〉。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这就是“蟾宫折桂”的出处。晋武帝听后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因此有了“擢桂”或“折桂”这一说法。
3. 引证解释:
- 历史上有多位诗人用“擢桂”来指科举及第,如唐代的杜甫、宋代的张抡等都在其诗词中使用了这一词汇。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古代科举制度的盛行,也反映了诗人们对科举及第的向往和赞美。
4. 结构分析:
- “擢桂”一词中,“擢”为动词,意为拔起、提升;“桂”为名词,指桂花或桂树。在这里,“擢桂”通过动词和名词的结合,形象地表达了通过科举考试提升自我、实现理想的含义。
综上所述,“擢桂”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语,它不仅是科举及第的象征,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知识、才华和理想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