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搢扑 jìn pū

插扑于带间。示以军法警戒誓众之意。扑,教刑之具。

相关:

详解

搢扑(jìn p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搢扑:插扑于带间。表示以军法警戒誓众之意。其中,“扑”是教刑之具。
二、引证解释
1. 源自《吕氏春秋·季秋》:“司徒搢扑,北向以誓之。”这里的“搢扑”即指插扑于带间,表示以军法警戒誓众。
2. 《淮南子·时则训》中作“搢朴”,高诱注:“搢,插也。朴,以教导也,插置带间,赞相威仪也。司徒主众教导之也。”这里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搢扑”的含义和用途。
3. 《礼记·月令》中也有相关记载:“﹝季秋之月﹞司徒搢扑,北面誓之。”孙希旦集解:“扑,所以罚犯令者。搢,搢於带间也。”这进一步强调了“扑”作为教刑之具的作用。
三、网络解释
在网络解释中,“搢”通常被理解为“插”,“扑”则有多种含义,包括用力向前冲、把全部心力用到某处、扑打或拍打等。但在“搢扑”这一词汇中,“扑”特指教刑之具。
四、总结
综上所述,“搢扑”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源自古代的军法和衣冠制度,表示插扑于带间以军法警戒誓众之意。在现代汉语中,虽然“搢扑”这个词汇不常使用,但其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仍值得我们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