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戟槊 jǐ shuò

1.亦作"戟矟"。 2.门戟和长矛。古代权贵家设在大门两侧的仪仗。

相关:

详解

戟槊,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 戟槊,亦可写作“戟矟”,指的是门戟和长矛,即古代权贵家设在大门两侧的仪仗兵器。
2. 组成元素:
- 戟:一种古代的长杆兵器,是戈和矛的合体,具有直刃和横刃两个锋、四面刃。戟能刺杀,也能进行啄击,是秦汉之际骑兵高手的选择。但随着冲击骑兵的发展,戟在实战中的作用逐渐被其他兵器取代,到了隋唐时期,戟主要成为纯粹的礼仪兵器。
- 槊: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兵器,多用于马上作战。槊由槊柄和槊头两部分组成,柄用坚硬木制成,长约2米。槊头安装有一个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柄尾装有三棱铁钻。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云、带、挑、砸等。
3. 历史地位:
- 在古代,戟和槊都是重要的兵器,尤其在春秋和秦汉时期,戟是非常流行的长杆兵器,而槊则以其特有的优势在马上作战中占据一席之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战争形式的发展,戟和槊在实战中的作用逐渐被其他兵器取代,转而成为礼仪兵器的代表。
4. 文学与象征意义:
- 在文学作品中,戟和槊常被用来描绘武将的形象,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三国演义》中,武将们所使用的兵器不仅是其实战能力的体现,也是其性格和身份的象征。
综上所述,戟槊作为古代的门戟和长矛,既是古代权贵家设在大门两侧的仪仗兵器,也是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实战兵器。随着时代的变迁,戟和槊在实战中的作用逐渐被取代,但其在文学和象征意义上的地位却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