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庭争 tíng zhēng

廷争。在朝廷上向皇帝谏争。庭,通"廷"。

相关:

详解

词语解释:庭争
读音:tíng zhēng
解释:
庭争,意为廷争,指在朝廷上向皇帝谏争。这里的“庭”字,实际上是“廷”字的通假用法,表示朝廷或帝王处理政事的地方。
引证解释:
1. 源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令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争。”这句话描述了官员在朝会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君主自行选择,但不愿当面与君主争执。
2. 三国时期魏国的嵇康在《释私论》中也提到:“王陵庭争,而陳平顺旨。”这里用王陵在朝廷上直言争辩的例子,与陈平顺从君主旨意的行为形成对比。
3. 宋代叶適的《上李签院启》中也有“庭争犯顔,凛純忠之外著”的描述,表现了官员在朝廷上直言不讳,忠诚于国家的品质。
总结:
庭争一词,体现了古代官员在朝廷上向君主直言争辩的勇气和忠诚于国家的品质。这种敢于直言、不畏权势的精神,对于维护朝廷的清明和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