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太公 tài gōng

1.古代称父或尊称他人之父。 2.称祖父。 3.清以来亦称曾祖为太公。 4.对老者的尊称。 5.即太公望吕尚。 6.复姓。春秋有太公任。见《庄子.山木》。

相关:

详解

“太公”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 基本含义
* 父亲之称:在特定语境下,“太公”可以指称父亲,或者用于尊称别人的父亲。这种用法多见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尤其以广东、江苏、浙江和江西等地为主,在北方地区则相对较少见。
* 祖父、曾祖父之称:在不同地区或方言中,“太公”也可能用来指代祖父或曾祖父。例如,在某些方言中,“太公”即指曾祖父。
### 尊称含义
* 对老年人的尊称:在古代及现代一些地区,“太公”也常作为对老年人的尊称,表达了对年长者的尊敬和敬仰。
### 特定人物
* 太公望吕尚: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太公”常特指姜太公,即吕尚,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被誉为齐文化的创始人。姜太公是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的太师,对周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
### 其他用法
* 复姓:“太公”也可作为复姓使用,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综上所述,“太公”一词的含义丰富多样,具体含义需根据语境和地区习惯来确定。它不仅是对家族长辈的尊称,也承载着对古代杰出人物的敬仰和纪念。同时,“太公”一词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崇尚先贤的传统文化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