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块苏 kuài sū/sù

《列子.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宫……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原指土块和草堆。后用以比喻粗劣﹑低贱之物。

相关:

详解

词语解释:块苏
* 读音:kuài sū
* 来源:出自《列子·周穆王》。
* 基本含义:
+ 原义:原指土块和草堆。
+ 后义:后用以比喻粗劣、低贱之物。
* 引证解释:
+ 在《列子·周穆王》中,“暨及化人之宫……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这句话描述了周穆王俯瞰到化人的宫殿,感觉宫殿就像是由土块和草堆堆积而成的一样。这里的“块苏”指的就是土块和草堆,用以形容宫殿的简陋或低劣。
+ 随着时间的推移,“块苏”一词逐渐被引申为比喻粗劣、低贱之物。例如,在宋代苏轼的《石芝诗》中,“跪陈八簋加六瑚,化人视之真块苏。”这里的“块苏”即用来形容所献之物的粗劣或低贱。
* 总结:“块苏”一词源于古代文献《列子·周穆王》,原指土块和草堆,后引申为比喻粗劣、低贱之物。在文学作品中,常用“块苏”来形容事物的低劣或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