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堰 wéi yàn
在水中施工时,围护施工场地,使免受河道水流影响的临时挡水建筑物。通常用土、石、混凝土、木笼、竹笼、钢板桩、木板桩等材料建成。将被围护的基坑内的水抽干,可使主体建筑物在干场上进行施工。
相关:
详解
围堰,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主要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其定义和作用如下:
定义:
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而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
作用:
1. 防止水和土进入:围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和稳定。
2. 排水与开挖:在围堰内部,可以方便地进行排水操作,开挖基坑,为后续的建筑物修筑提供条件。
3. 支撑基坑坑壁:围堰还可以支撑基坑的坑壁,防止其坍塌,保证施工安全。
特点:
1. 临时性: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
2. 高度要求:围堰的高度需要高于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以确保其防水和围水的效果。
分类与应用:
1. 土石围堰:适用于水深2米以内,流速0.5米/s,河床土质渗水较小的情况。土石围堰由土石填筑而成,多用作上下游横向围堰,它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对基础适应性强,施工工艺简单。
2. 木板桩或钢板桩围堰:在水较深且流速较大的河流中,可采用木板桩或钢板桩(单层或双层)围堰。这些围堰更加坚固,能够应对更大的水流冲击。
历史与用途:
围堰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39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用围堰改道幼发拉底河,实现了军事目的。而在现代,围堰广泛应用于各种水利工程建设中,如桥梁基础施工、水库加固等。
总结来说,围堰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防水、围水和支撑基坑坑壁的作用确保了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定义:
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而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
作用:
1. 防止水和土进入:围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和稳定。
2. 排水与开挖:在围堰内部,可以方便地进行排水操作,开挖基坑,为后续的建筑物修筑提供条件。
3. 支撑基坑坑壁:围堰还可以支撑基坑的坑壁,防止其坍塌,保证施工安全。
特点:
1. 临时性: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
2. 高度要求:围堰的高度需要高于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以确保其防水和围水的效果。
分类与应用:
1. 土石围堰:适用于水深2米以内,流速0.5米/s,河床土质渗水较小的情况。土石围堰由土石填筑而成,多用作上下游横向围堰,它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对基础适应性强,施工工艺简单。
2. 木板桩或钢板桩围堰:在水较深且流速较大的河流中,可采用木板桩或钢板桩(单层或双层)围堰。这些围堰更加坚固,能够应对更大的水流冲击。
历史与用途:
围堰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39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用围堰改道幼发拉底河,实现了军事目的。而在现代,围堰广泛应用于各种水利工程建设中,如桥梁基础施工、水库加固等。
总结来说,围堰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防水、围水和支撑基坑坑壁的作用确保了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