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律 tóng/tòng lǜ
即律吕。
相关:
详解
同律,读音为tóng lǜ,指律吕,是古代汉族乐律的统称。以下是关于“同律”的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背景:
- 同律,即律吕,是古代汉族乐律的统称,可分为阳律和阴律。
- 它是一个具有一定音高标准和相应名称的中国音律体系。
2. 历史与文献记载:
- 《周礼·春官·大师》中提到:“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这里,同律被用作判断军声吉凶的工具。
- 《礼记·王制》中描述:“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这里的“同律”强调了音律与礼仪、制度等的和谐统一。
- 南朝齐王融在《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写到:“同律克和,树草自乐。”表达了音律和谐时,连树木和草木都能感受到快乐。
3. 现代理解与应用:
- 虽然在现代社会,同律的原始音乐意义可能不再直接应用,但其概念仍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 它体现了古代汉族对音律的深入研究和高度重视,以及对和谐、统一的追求。
4. 注意事项:
- 在一些现代语境中,“同律”也可能被解释为法律上的概念,即对待相同的情况或罪行,应当采取相同的规定和处罚。然而,这种解释并不属于同律的原始含义,而是对“同律”一词的引申和借用。
总结:同律,作为古代汉族乐律的统称,体现了古代汉族对音律的深入研究和高度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其原始音乐意义可能不再直接应用,但其文化价值仍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1. 定义与背景:
- 同律,即律吕,是古代汉族乐律的统称,可分为阳律和阴律。
- 它是一个具有一定音高标准和相应名称的中国音律体系。
2. 历史与文献记载:
- 《周礼·春官·大师》中提到:“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这里,同律被用作判断军声吉凶的工具。
- 《礼记·王制》中描述:“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这里的“同律”强调了音律与礼仪、制度等的和谐统一。
- 南朝齐王融在《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写到:“同律克和,树草自乐。”表达了音律和谐时,连树木和草木都能感受到快乐。
3. 现代理解与应用:
- 虽然在现代社会,同律的原始音乐意义可能不再直接应用,但其概念仍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 它体现了古代汉族对音律的深入研究和高度重视,以及对和谐、统一的追求。
4. 注意事项:
- 在一些现代语境中,“同律”也可能被解释为法律上的概念,即对待相同的情况或罪行,应当采取相同的规定和处罚。然而,这种解释并不属于同律的原始含义,而是对“同律”一词的引申和借用。
总结:同律,作为古代汉族乐律的统称,体现了古代汉族对音律的深入研究和高度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其原始音乐意义可能不再直接应用,但其文化价值仍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