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阁 fèng gé
1.华丽的楼阁。多指皇宫内的楼阁。 2.唐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中书省为凤阁﹑遂用为中书省的别称。 3.泛指中央官邸。
相关:
详解
凤阁(fèng gé)一词具有以下两个主要含义:
1. 华丽的楼阁:
- 定义:凤阁通常指代皇宫中华丽且高贵的楼阁。
- 文学引用:
- 南朝·宋·谢灵运在《拟魏太子“邺中集”诗•曹植》中提及:“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这里描绘了早晨登上凤阁游览,傍晚在华丽的池沼边聚集的景象。
- 《水浒传》第一回也提到:“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描述的是吉祥的云彩和瑞气笼罩在皇宫的凤阁和龙楼之上,增添了皇家的威严与神秘。
2. 唐官署名:
- 历史背景:凤阁是唐朝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将中书省改置后的名称,至神龙元年(705年)又恢复为中书省原名。
- 职能与权力:作为中书省的别称,凤阁在唐朝政府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是唐朝行政体系中的核心机构之一。
- 官职设置:凤阁的最高长官称为内史,即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中书令。在唐初,中书令的品级为正三品,到了大历年间(766年-779年),这一职位的品级升至正二品。
- 政治变迁:虽然凤阁在唐朝初期权力很大,但到了唐肃宗之后,中书令的职位逐渐转变为大将的荣誉头衔,不再实际参与政事。取而代之的是“同平章事”成为宰相的实际职务,“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为此意。
总结来说,凤阁一词在古代中国既指代皇宫中的华丽楼阁,也作为唐朝时期中书省的别称,体现了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1. 华丽的楼阁:
- 定义:凤阁通常指代皇宫中华丽且高贵的楼阁。
- 文学引用:
- 南朝·宋·谢灵运在《拟魏太子“邺中集”诗•曹植》中提及:“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这里描绘了早晨登上凤阁游览,傍晚在华丽的池沼边聚集的景象。
- 《水浒传》第一回也提到:“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描述的是吉祥的云彩和瑞气笼罩在皇宫的凤阁和龙楼之上,增添了皇家的威严与神秘。
2. 唐官署名:
- 历史背景:凤阁是唐朝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将中书省改置后的名称,至神龙元年(705年)又恢复为中书省原名。
- 职能与权力:作为中书省的别称,凤阁在唐朝政府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是唐朝行政体系中的核心机构之一。
- 官职设置:凤阁的最高长官称为内史,即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中书令。在唐初,中书令的品级为正三品,到了大历年间(766年-779年),这一职位的品级升至正二品。
- 政治变迁:虽然凤阁在唐朝初期权力很大,但到了唐肃宗之后,中书令的职位逐渐转变为大将的荣誉头衔,不再实际参与政事。取而代之的是“同平章事”成为宰相的实际职务,“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为此意。
总结来说,凤阁一词在古代中国既指代皇宫中的华丽楼阁,也作为唐朝时期中书省的别称,体现了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