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公币 gōng bì

指国家铸造的货币。

相关:

详解

“公币”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 基本含义
* 读音:gōng bì
* 意思:指国家铸造的货币。
### 出处与解释
“公币”一词最早出自《管子·山国轨》,其中提到:“然后调立环乘之币,田轨之有餘於其人食者,谨置公币焉。”这句话的大意是,在调整设立各种货币制度时,对于粮食产量超过人口所需的地方,国家应谨慎地设置并预付货币(即公币)给这些余粮户,作为订购粮食的款项。
马非百在其著作中对“公币”进行了新诠,指出在《山至数篇》中,“公币”被写作“公钱”,指的是封建国家自行铸造的货币,也就是贾谊在《汉书·食货志》中所称的“法钱”。
### 现代理解
在现代语境中,“公币”通常被理解为由国家统一铸造、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它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市场上流通,用于商品交换和支付。这种货币具有国家信用背书,其价值和流通范围由国家法律和政策所规定。
### 总结
综上所述,“公币”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词语,它指的是国家铸造的货币。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公币作为国家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经济职能和社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