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八旗 bā qí

1.清代满族户口以军籍编制,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清初将归附之蒙古﹑汉人﹐又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军籍为世袭。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 2.对清军和满族的称呼。

相关:

详解

八旗的解释如下:
1. 定义:
- 八旗是清朝特有的集军事、生产和行政管理于一体的社会组织,旗下之人称作“旗人”或“八旗子弟”。
2. 起源与发展:
- 八旗的雏形来自于满洲人前身明代女真人的射猎小队“牛录”。
- 努尔哈赤于1615年正式创立八旗,最初分为黄、白、红、蓝四色旗,后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
- 随着征战和发展,八旗又逐渐吸收了蒙古、汉人等族群,增设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3. 组成:
- 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总共三八二十四旗,但核心仍为满洲八旗。
4. 领导与制度:
- 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他六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
- 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于是形成了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与下五旗(正红、镶白、正蓝、镶红、镶蓝)之分。
5. 功能:
- 八旗既是清代的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对清朝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6. 特点:
- 八旗制度体现了清代军事、行政和社会组织的独特性,其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特点在清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上述解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八旗在清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它独特的组织形式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