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查询
定字查询

仲冬 zhòng dōng

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处冬季之中,故称。

相关:

详解

“仲冬”是一个汉语词语,详细解释如下:
1. 定义与别名:
- 仲冬,也称中冬,指的是冬季的第二个月。
- 在农历中,仲冬对应的是十一月。
- 这个月份还有其他的别称,如辜月、畅月、鼠月、葭月等。
2. 节气:
- 仲冬包含两个重要的节气:大雪和冬至。
- 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雪往往下得大且范围广泛。
- 冬至则是阴极阳生的转折点,在古人看来,这一天是冬天最重要的节气之一。
3. 文化意义与习俗:
- 在古代文学中,仲冬常被用作诗歌和散文的主题,描绘出寒冷、白雪皑皑的景象。
- 仲冬时节,民间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习俗,如腌制咸货、滑冰嬉戏等。
- 此外,大雪节气也是“进补”的好时节,人们会通过食补来增强机体抗寒能力。
4. 天象与物候:
- 仲冬时节,天象特征明显,如《尚书·尧典》中记载的“日短星昴”,指的是冬至日白天最短,晚上可以看到昴星高挂。
- 在物候方面,仲冬时节万物充实,准备向外发的状态,如“辜月”的别称就体现了“吐故纳新”的意思。
综上所述,“仲冬”是农历十一月的别称,标志着冬季的深入。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习俗活动,以及特定的天象和物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