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龙拏虎掷 lóng ná hǔ zhì

解释:犹言龙争虎斗。

出处: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拏虎掷填胸胄。 — 宋·喻汝砺《八阵图》诗

例句:自汉迄今,全史之大,部分,皆演于江河间之原野,被~,甲兴乙仆,殆未有出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数省外者也。 — 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斗争激烈

近义:龙拏虎跳|龙争虎斗|

接龙:掷杖成龙

相关:

  • 卧虎藏龙 -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 打虎牢龙 - 犹言打凤牢龙。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 擒龙捉虎 - 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 盘龙卧虎 - 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 虎变龙蒸 - 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 虎据龙蟠 -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 虎斗龙争 -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 虎略龙韬 - 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
  • 虎跃龙骧 - 骧:马首昂举,上举;龙骧:比喻气概威武。形容威武雄壮的样子。
  • 虎跳龙拿 - 跳:跳跃。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比喻身手矫健,武艺高强。也比喻英雄相互征战。
  • 酒龙诗虎 -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 降龙伏虎 -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 龙争虎战 -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
  • 龙争虎斗 -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 龙潭虎穴 -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 龙潭虎窟 - 潭:深水池;窟:洞穴。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 龙腾虎蹴 - 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 龙虎风云 - ①比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
  • 龙跳虎卧 -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 龙踚虎卧 - 犹言龙蟠虎踞。比喻山势逶迤起伏。

详解

成语“龙拏虎掷”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含义
* 读音:lóng ná hǔ zhì
* 基本含义:犹言龙争虎斗,用来形容斗争或比赛十分激烈。
二、成语出处
* 该成语出自宋代喻汝砺的《八阵图》诗:“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拏虎掷填胸胄。”
三、用法与示例
* 用法:可以作谓语、定语、宾语,通常用于描述激烈的斗争或比赛场景。
* 示例:在描述历史变迁或战争场景时,可以使用该成语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例如,“自汉迄今,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是在江河之间的原野上演的,龙拏虎掷,此起彼伏,几乎没有超出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数个省份的范围。”(引用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虽无直接提及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但可以根据语境理解,“龙争虎斗”可作为近义词,“和平共处”等则可作为反义词。
五、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龙”和“虎”在中国文化中都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动物,“龙”代表权威和威严,“虎”代表勇猛和力量。因此,“龙拏虎掷”不仅形容斗争的激烈,还蕴含着权威与力量的较量。
综上所述,“龙拏虎掷”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于描述激烈的斗争或比赛场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