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鬼哭狼嚎 guǐ kū láng háo

解释: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出处: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

例句: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大声哭叫

典故:战国时期,鬼谷子的弟子庞涓学成被魏王封为武阴君、兵马大元帅,他借机使自己的师弟孙膑中计受诛。被砍了双腿的孙膑被齐国拜为军师,他以添兵减灶之计,在马陵道上把庞涓杀得鬼哭狼嚎,庞涓只好拔出佩剑自杀身亡

近义:狼号鬼哭|鬼哭神号|鬼哭狼号|

反义:欢天喜地|

接龙:嚎天喊地

相关:

详解

成语“鬼哭狼嚎”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释义
“鬼哭狼嚎”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绘一种悲惨、恐怖或混乱的场景,其中人们的哭喊声此起彼伏,如同鬼和狼一般。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元·无名氏的《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这句话描绘了一个阴森恐怖的场景,其中神嚎鬼哭形象地表现了声音的凄惨和混乱。
三、成语用法
“鬼哭狼嚎”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补语,常含有贬义。它通常用于描述混乱、悲惨或恐怖的场景,强调声音的凄厉和恐怖。
四、示例
在文学作品中,“鬼哭狼嚎”常被用于形容战争、灾难等场景中的混乱和悲惨。例如,在《红楼梦》第五十八回中,就有“鬼哭狼嚎”般地喊叫的描述。
五、近反义词
近义词有“鬼哭神号”、“鬼哭天愁”等,都用来形容悲惨凄厉的声音或场景。反义词则如“欢声笑语”、“载歌载舞”等,表示欢乐、和谐的氛围。
综上所述,“鬼哭狼嚎”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于描绘混乱、悲惨或恐怖的场景中人们的哭喊声,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