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骂天咒地 mà tiān zhòu dì

解释:不指明对象地诅咒漫骂。亦作“骂天扯地”。

出处:后村里纷纷传说谁家老祖宗的墓被盗了,骂天咒地,扎了纸人在村口槐树上吊着,满头满身插了针刺。 — 贾平凹《妊娠》第二章

例句:李德才跟着老山头走回西锁井,一进冯家大院,听得冯大奶奶在内宅骂天扯地,正在吵闹。 — 梁斌《播火记》七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漫骂

近义:骂天扯地|

接龙:地崩山摧

相关:

  • 上天入地 - 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 充天塞地 - 指整个宇宙。
  • 叁天两地 - 叁:三。原为易卦立数之义,古代指天取奇数,地取偶数,三是奇数的开端。引申为人的德行可以与天地相比,或人配合天地以成三才。
  • 天地经纬 - 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 天寒地冻 -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 天悬地隔 - 悬、隔:距离远。比喻相差极大。
  • 天涯地角 -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 天荒地老 - 天荒秽,地衰老。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 天高地厚 - 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 寂天寞地 - 比喻人没有能力或没有什么作为。
  • 帡天极地 - 指包罗万象。
  • 扑地掀天 - 形容闹得很凶。
  • 掀天扑地 - 可以撼动天地。形容声势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彻底的变化。也形容本领高强。
  • 揭地掀天 - 指翻天覆地。
  • 昧地瞒天 - 瞒、昧:隐瞒,欺骗。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以谎言骗人。
  • 沸天震地 - 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 翻天覆地 -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 蟠天际地 - 蟠:遍及;际:到。指从天到地无所不在。形容气势博大。
  • 谈天论地 - 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
  • 震天动地 - 震:震动;动: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详解

成语“骂天咒地”的详细解释如下:
1. 拼音与读音:
- 拼音:mà tiān zhòu dì
2. 意思:
- 该成语的意思是不指明对象地诅咒漫骂。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描述的是一种愤怒或不满到极点,以至于无差别地诅咒和谩骂的行为。
3. 出处:
- “骂天咒地”出自现代作家贾平凹的小说《妊娠》第二章。文中描述的是村里纷纷传说有人的祖先坟墓被盗,村民们愤怒地骂天咒地。
4. 用法与结构: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状语,指的是一种漫骂的行为。
- 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联合构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5.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骂天扯地,意思相近,都表示愤怒地无差别谩骂。
-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理解为与平心静气、和颜悦色等表达平和情绪的词语相对。
6. 感情色彩:
- 该成语通常用于表达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愤怒、不满等,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用于形容人物性格直率、敢于表达不满,因此可视为褒贬两用,但以贬义为主。
7. 示例:
- 在梁斌的小说《播火记》中,有描述到“李德才跟着老山头走回西锁井,一进冯家大院,听得冯大奶奶在内宅骂天扯地,正在吵闹。”这里的“骂天扯地”与“骂天咒地”意思相近,展示了冯大奶奶愤怒和不满的情绪。
综上所述,“骂天咒地”是一个形容极度愤怒或不满时无所顾忌地谩骂的成语,出自现代文学作品,并在现代汉语中仍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