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闻名丧胆 wén míng sàng dǎn

解释: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出处:遂在陕西地面三载,绿林贼人闻名丧胆,江湖盗寇望影皆惊。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八回

例句:郭澄清《大刀记》第六章:“这个吓得鬼子、汉奸~的梁永生,就是当初那个大闹黄家镇的梁永生。”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闻风丧胆|

接龙:胆粗气壮

相关:

详解

成语“闻名丧胆”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字义
* 读音:wén míng sàng dǎn
* 字义:“闻名”意为听到名字;“丧胆”意为吓破了胆,形容极度的恐惧。
二、整体含义
“闻名丧胆”整体上形容一个人的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其名字就感到极为恐惧。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具有强大威慑力或令人望而生畏的人物或事物。
三、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清代姜振名的《永庆升平前传》第八回:“遂在陕西地面三载,绿林贼人闻名丧胆,江湖盗寇望影皆惊。”这里描述了某个在陕西地面活跃了三年的人物,其威名使绿林贼人听到就吓破了胆,江湖盗寇看到其影子就感到惊恐。
四、成语用法
“闻名丧胆”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或宾语,通常用于描述某种处事方式或态度。例如,可以说某人的威名使得敌人闻名丧胆,或者某个组织的强大实力让竞争对手闻名丧胆。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形容因为一次不幸的经历而对类似的事物产生长期的恐惧)。
* 反义词:百折不挠(形容无论遇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的坚强意志)。
综上所述,“闻名丧胆”是一个形容威名极大、令人听到即感到恐惧的成语,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生动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