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问鼎之心 wèn dǐng zhī xīn

解释:问:询问。打听九鼎的大小轻重。相传禹铸九鼎,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指有夺政权的野心。现也指在比赛中有夺魁的雄心。

出处: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于江左,专任阃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 — 《晋书·王敦传》

例句:既属国步多虞,不能竭诚报德,岂可乘人间隙,便有~乎! — 《北史·苏湛传》

接龙:心瞻魏阙

相关:

  • 不臣之心 -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中心藏之 - 中心:心中。埋藏在心里。
  • 从心之年 - 从心:随心。随心所欲的年龄。后用为七十岁的称谓。
  • 以口问心 - 一面口中自问,一面心中盘算。
  • 企伫之心 - 企伫:踮起脚跟而望。形容盼望心切。
  • 函牛之鼎 - 函:包含,包容。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形容气势宏大。
  • 心腹之病 - 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同“心腹之疾”。
  • 心腹之言 - 藏在心里轻易不说的真心话。
  • 恻隐之心 - 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 扪心自问 - 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
  • 潜图问鼎 - 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向王孙满问鼎,有觊觎周室之意。比喻暗地里企图篡夺。
  • 犬马之心 - 犬马:旧时臣子对君主的自称。指臣子对君主的忠心。
  • 精白之心 - 精白:精纯洁白。指纯洁的心。
  • 腹心之患 - 比喻严重的祸患。
  • 腹心之疾 - 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 葵藿之心 - 比喻臣下对君主表示忠诚或对所仰慕的人的尊敬之情。
  • 负鼎之愿 - 希图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 赤子之心 - 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 问心有愧 - 问心:问问自己;愧:惭愧。自己问自己,心中感到不安。指做了对不住别人的事。
  • 问罪之师 - 问罪:宣布对方罪状,作为出兵的理由。讨伐犯罪者的军队。也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详解

成语“问鼎之心”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释义
“问鼎之心”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有夺取政权的野心。其中,“问”指的是询问,“鼎”在古代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相传禹铸九鼎,代表九州,象征着国家权力。因此,“问鼎”即打听九鼎的大小轻重,引申为觊觎政权,有夺权的野心。这个成语在现代也可以指在比赛或竞争中有夺魁的雄心。
二、成语出处
“问鼎之心”这个成语出自《晋书·王敦传》。原文是:“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于江左,专任阃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这段话描述了王敦因为素有重名,又立下大功,手握重兵,威权显赫,因此产生了夺取政权的野心。
三、用法示例
在历史文献中,也可以找到使用“问鼎之心”的示例。如《北史·苏湛传》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既属国步多虞,不能竭诚报德,岂可乘人间隙,便有问鼎之心乎!”这句话表达了在国家多难的时候,不应该有夺取政权的野心。
总的来说,“问鼎之心”是一个形容人有夺取政权或夺魁的雄心的成语,源于古代对九鼎的象征意义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