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利盗名 yào lì dào míng
解释:以不正当手段逐取名利。
出处:盖其心术不谨,趋向一差,则要利盗名,文奸济恶,皆学之力也。 —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二》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接龙:名满天下
相关:
- 利绾名牵 - 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同“利惹名牵”。
- 利锁名缰 - 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 功名利禄 - 指名利地位。
- 名利之境 - 境:场所。名和利的场所。指官场。
- 名利兼收 - 收:收获。又有名又得利。
- 名利双收 -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 名缰利索 - 缰:马缰绳;索:绳子。比喻功名利禄如束缚人的缰绳和锁链。
- 名缰利锁 - 缰:缰绳。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 名闻利养 - 佛家语。指名声远闻,以利养身。
- 射利沽名 - 谋取财利和名誉。
- 微名薄利 - 指十分细微的名与利。
- 欺世盗名 - 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求名夺利 - 指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 虚名薄利 - 虚浮的名声,微薄的利益。指不看重世俗名利。
- 蜗利蝇名 - 蜗利:蜗牛角大的利益;蝇名:苍蝇一样大的名声。比喻虚名小利。
- 违利赴名 - 舍去利欲而求取名声。
- 追名逐利 - 追:追求。追求名和利。
- 逐利争名 - 争夺名位和财利。
- 钓名要誉 - 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同“钓名沽誉”。
- 霍世盗名 - 迷惑世人,盗取名誉。
详解
成语“要利盗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拼音
* 读音:yào lì dào míng
二、成语解释
* “要利盗名”意思是指以不正当手段逐取名利。其中,“要”通“邀”,意为用不正当的手段抢夺盗取名利。
三、成语出处
* 该成语出自金·王若虚的《论语辨惑二》。原文是:“盖其心术不谨,趋向一差,则要利盗名,文奸济恶,皆学之力也。”
四、成语用法
* “要利盗名”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宾语,主要用于描述处事行为。
五、感情色彩
* 该成语具有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追求名利的行为。
六、常用程度与生僻程度
* “要利盗名”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非常常用,属于较为生僻的成语。
综上所述,“要利盗名”是一个描述通过不正当手段追求名利的贬义成语,起源于金代王若虚的《论语辨惑二》,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相对较低。
一、读音与拼音
* 读音:yào lì dào míng
二、成语解释
* “要利盗名”意思是指以不正当手段逐取名利。其中,“要”通“邀”,意为用不正当的手段抢夺盗取名利。
三、成语出处
* 该成语出自金·王若虚的《论语辨惑二》。原文是:“盖其心术不谨,趋向一差,则要利盗名,文奸济恶,皆学之力也。”
四、成语用法
* “要利盗名”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宾语,主要用于描述处事行为。
五、感情色彩
* 该成语具有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追求名利的行为。
六、常用程度与生僻程度
* “要利盗名”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非常常用,属于较为生僻的成语。
综上所述,“要利盗名”是一个描述通过不正当手段追求名利的贬义成语,起源于金代王若虚的《论语辨惑二》,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