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耿耿于心 gěng gěng yú xīn

解释:耿耿:有所悬念而不能忘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出处: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 《诗经·邶风·柏舟》

例句:所惜者,幼为奴隶学问所误,于国民责任,未有分毫之尽,以是~,不能自解。 — 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五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能忘怀的事

近义:耿耿于怀|耿耿在心|耿耿在怀|

接龙:心中无数

相关:

详解

成语“耿耿于心”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字义
* 读音:gěng gěng yú xīn
* 字义:“耿耿”意为心中有事,形容有所悬念而不能忘怀;“于心”则表示这件事牵萦在心中。
二、出处
* 该成语出自《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一句,意指心中有事而睡不着觉,好像有深深的忧虑。
三、用法与结构
* 用法: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用于描述不能忘怀的事情。
* 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由“耿耿”和“于心”两个部分组成。
四、近义词与感情色彩
* 近义词:“耿耿于怀”,与“耿耿于心”意思相近,都表示心中有事不能忘怀。
* 感情色彩:该成语为中性成语,既可用于积极的情境,也可用于消极的情境。
五、示例与语境
* 示例:比如在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的描述:“余拟为一诗,而其理精微,笔力不足以阐发,凡数易稿,皆不自惬,至今耿耿于心。”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未能完美表达某一精微之理的遗憾和不能忘怀的心情。
* 语境:该成语常用于表达人们对某件事情的深深牵挂或遗憾,无法从心中抹去。
综上所述,“耿耿于心”是一个形容心中有事不能忘怀的成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