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知过必改 zhī guò bì gǎi

解释: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出处: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 《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例句:是呀,我是个旧脑瓜子,我是个夹生饭,往后我~。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谦虚

近义:知过能改|过而能改|

反义:将错就错|

接龙:改过自新

相关:

详解

成语“知过必改”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知过必改”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指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一定会改正。这个成语强调了自我反省和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二、出处
该成语出自《论语·子罕》中的“过则勿惮改”,意思是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这是孔子教导弟子们要勇于面对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体现了儒家思想中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理念。
三、用法与语境
“知过必改”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及时改正。这种态度是积极向上、勇于自我批评和自我改进的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这种自省的精神,不断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以取得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知错就改、迷途知返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认识到错误后积极改正的意思。
* 反义词:屡教不改、执迷不悟等,这些成语则形容一个人即使知道自己的错误也不愿意改正,或者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五、现实意义
“知过必改”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犯错误,但是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及时发现并改正这些错误。只有真正做到“知过必改”,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知过必改”也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因为它倡导了一种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