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深切著明 shēn qiè zhù míng

解释:深刻而显明。

出处: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

例句:乃其所言者,虽不~,显道之藏,立学之准,而固尝尽非也。 —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深切著白|

接龙:明月之诗

相关:

详解

成语“深切著明”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拼音
* 读音:shēn qiè zhù míng
二、含义
* “深切著明”意为深刻而显明,形容说理深刻,叙事明白。其中,“深切”意指深刻切合,“著明”则指显而易见。
三、出处
* 该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为:“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其用空泛的言论来记载,不如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得更加深刻明了。
四、用法与示例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主要用于书面语。
* 示例:清·王夫之在《尚书引义·说命中二》中曾使用此成语:“乃其所言者,虽不深切著明,显道之藏,立学之准,而固未尝尽非也。”这里的“深切著明”用于形容所述之理虽未尽显深刻明了,但仍有一定的道理和学问准则。
五、近义词
* “深切著明”的近义词有“深切著白”,意思相近,都强调深刻且明显。
综上所述,“深切著明”是一个形容说理深刻、叙事明白的成语,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在书面语中常用作谓语或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