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无任之禄 wú rèn zhī lù

解释:指不做事或不会做事但得到禄位。

出处:子顺相魏,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 — 《孔丛子·陈士义》

例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赧王五十六年》:“夺~,以赐有功。”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接龙:禄无常家

相关:

  • 不识之无 - 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 受之无愧 -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 当之无愧 - 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 悔之无及 - 后悔也来不及了。
  • 无价之宝 - 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 无名之师 - 没有正当理由出征的军队。
  • 无名之朴 - 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
  • 无妄之福 - 不期望获得而得到的幸福。
  • 无形之中 - 指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无名义而有实质的情况下。
  • 无形之罪 - 犹言莫须有之罪。指凭空捏造的罪行。
  • 无心之过 - 过:过失,错误。不是有意识犯的错误。
  • 无疆之休 - 无限美好;无穷幸福。
  • 无疆之寿 - 疆:界限。没有界限的寿命。形容长寿。
  • 无私之光 - 比喻帝王的德泽。
  • 无赖之徒 - 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 无须之祸 - 指无辜受累而遭祸。
  • 熊虎之任 - 比喻征战的任务。
  • 计无付之 - 再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 计无复之 - 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 计无所之 - 犹言计无所出。想不出什么办法。

详解

成语“无任之禄”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拼写:
- 拼音:wú rèn zhī lù
- 繁体:無任之祿
2. 意思:
- “无任之禄”指的是不做事或不会做事但却得到禄位。这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或没有相应的能力,却得到了不应得的待遇或地位。
3. 出处:
- 该成语出自《孔丛子·陈士义》,原文为:“子顺相魏,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这句话描述了子顺在魏国为相时,改革了宠臣的官职,让他们去侍奉贤才,并剥夺了那些不称职却享有禄位者的待遇,将这些待遇赐予有功之人。
4. 用法与结构:
- 用法: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通常用于书面语。
- 结构:这是一个偏正式成语,由“无任”和“之禄”两部分组成,“无任”表示不能胜任或没有责任,“之禄”则指的是禄位或待遇。
5. 感情色彩与示例:
- 感情色彩:贬义,用于批评那些没有实际贡献却享受优厚待遇的人。
- 示例: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周赧王五十六年》中使用了这个成语:“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
6. 相关查询与近义词/反义词:
- 相关查询:可以查询与该成语相关的ABCD式成语、偏正式成语等。
- 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的近义词可能包括“尸位素餐”等,表示占据职位而不做事;反义词则可能包括“功成不居”等,表示有功绩却不居功。
综上所述,“无任之禄”是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成语,用于批评那些没有实际能力或贡献却享受不应得待遇的人。它出自古代文献,并在历史文献中有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