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心腹大患 xīn fù dà huàn

解释: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同“心腹重患”。

出处:徐州吕布,实为心腹大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四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戮剿除,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

例句:我国若不先自下手,自办银行,自筑铁路,必被外人先我着鞭,倒是~哩! —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八回

用法:作宾语;指最大的隐患

近义:心腹之患|心腹重患|

接龙:患难相共

相关:

  • 人心大快 -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 分心挂腹 - 形容十分挂念。
  • 剖腹明心 - 剖:破开;明:表明。破开胸膛,表明心迹。
  • 吐露心腹 - 指说出心里的话。
  • 大快人心 -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心腹之疾 - 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
  • 心腹之病 - 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同“心腹之疾”。
  • 心腹之言 - 藏在心里轻易不说的真心话。
  • 心腹爪牙 - 心腹:比喻亲信;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亲信羽翼。
  • 心谤腹非 - 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 捧腹大笑 -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 敢布腹心 - 敢:谦词,表示自己很冒昧;布:阐述、表述;腹心:比喻诚意。至诚的话。旧时表示恭敬谨慎地陈述自己内心深处的话。
  • 知心可腹 - 犹言情投意合。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耳目心腹 - 耳目:指侦探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腹热心煎 - 形容心中焦急。
  • 腹诽心谤 - 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满。指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 腹非心谤 - 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详解

成语“心腹大患”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拼音:
- 读音:xīn fù dà huàn
2. 含义:
- “心腹大患”意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极重大的祸害或隐忧。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指代那些可能对国家、组织或个人构成严重威胁的问题或敌人。
3. 出处:
- 该成语出自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五十四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戮剿除,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在这里,“心腹大患”用来形容如果不及时消除的严重隐患,将来可能会变成无法控制的威胁。
4. 用法与结构:
- 成语用法:通常作为宾语使用,指代最大的隐患或威胁。
- 成语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由“心腹”和“大患”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心腹”表示重要的、核心的部分,“大患”则表示重大的祸患或隐患。
5. 近义词与辨析:
- 近义词包括“心腹之患”、“心腹重患”等,这些成语都用来形容严重的隐患或威胁。
- 在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例如,“心腹之患”更侧重于描述内部的、深层次的隐患,而“心腹大患”则更强调隐患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6. 示例与语境:
- 在历史文献和现代文学作品中,“心腹大患”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对国家或组织构成严重威胁的敌人或问题。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徐州吕布被形容为曹操的“心腹大患”,意味着吕布是曹操面临的一个重大威胁。
综上所述,“心腹大患”是一个用来形容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大患的成语,它源自古典文学作品,并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