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心胆俱裂 xīn dǎn jù liè

解释:俱:都。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出处: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例句:此时蒙古攻城甚急,鄂州将破,似道~,那敢上前?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二十二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收到惊吓

近义:神不守舍|惊恐万状|心惊肉跳|

反义:镇定自若|若无其事|悠然自得|

接龙:裂冠毁冕

相关:

详解

成语“心胆俱裂”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拼音:
- 读音:xīn dǎn jù liè
2. 意思解释:
- “心胆俱裂”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其中,“心”和“胆”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在这里用来象征内心的勇气和决断。“俱”意为都,“裂”意为破开。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心和胆都像被吓破了一样,用以形容人受到极大的惊恐或刺激。
3. 成语出处:
- 该成语出自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原文是:“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这里刘备表达了自己对汉室衰微、朝纲混乱、群雄割据、奸党欺压君王的悲愤和恐惧之情。
4. 用法与语法结构:
- “心胆俱裂”是主谓式成语,可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或补语。它通常含有贬义,用来形容人在某种极端情况下的恐惧或惊慌失措。
5.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神不守舍、惊恐万状、心惊肉跳等,这些成语都用来形容人受到惊吓或极度恐慌的状态。
- 反义词:镇定自若、若无其事、悠然自得等,这些成语则表示人在面对情况时的从容和镇定。
6. 示例与应用场景:
- 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心胆俱裂”常被用来形容人在面临极大危险或惊恐时的心理状态。如明·冯梦龙的《古今小说》二十二回中就有“此时蒙古攻城甚急,鄂州将破,似道心胆俱裂,那敢上前?”的描述。
综上所述,“心胆俱裂”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汉语成语,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在极端惊恐下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