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心粗胆壮 xīn cū dǎn zhuàng

解释: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同“心粗胆大”。

出处:这会有银子在手里,更是心粗胆壮。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近义:心粗胆大|

接龙:壮士解腕

相关:

详解

成语“心粗胆壮”的详细解释如下:
1. 读音与拼音:
- 读音:xīn cū dǎn zhuàng
2. 解释:
- 形容一个人野心勃勃,行为肆无忌惮。其中,“心粗”指的是心思粗疏,不够细腻;“胆壮”则指胆量很大,敢于冒险或无所顾忌。
3. 出处:
- 该成语出自清代李宝嘉的《文明小史》第55回,原文是:“这会有银子在手里,更是心粗胆壮。”这句话描绘了人物因为手里有钱而变得更加大胆和肆无忌惮。
4. 用法:
- “心粗胆壮”是一个贬义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用于描述人在处理事务时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5. 近义词:
- “心粗胆大”是“心粗胆壮”的近义词,两者意义相近。
6. 感情色彩:
- 该成语带有贬义,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过于大胆、不计后果的行为或态度。
7. 常用程度与产生年代:
- “心粗胆壮”是一个近代产生的成语,其常用程度为一般。这意味着它在日常交流或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并不是非常高,但仍然是一个有效且富有表现力的成语。
综上所述,“心粗胆壮”是一个形容人野心勃勃、肆无忌惮的贬义成语,源于清代文学作品,并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描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