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如如不动 rú rú bù dòng

解释:如如:佛家语,常在的意思。事物常在,没有什么变化。

出处:不敢于相,如如不动。 — 《金刚经》第三十二节

例句:渺渺无为浑太乙,~号初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回

接龙:动人心弦

相关:

  • 不动声色 -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 不可动摇 -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 不如归去 - 杜鹃鸟的叫声很象“不如归去”。旧时常用以作思归或催人归去之辞。也表示消极求退。
  • 不绝如缕 -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今不如昔 - 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多用于表示对世事的不满情绪。
  • 作不如程 - 程:规矩、格式,也作期限。做的不合规格或不能如期完成
  • 动不失时 - 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 动罔不吉 - 罔:无;吉:吉利。所作所为没有不吉利的。形容非常顺利。
  • 动荡不安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如不胜衣 - 胜:能承受,能承担。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体瘦弱。也形容谦退的样子。
  • 学如不及 -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 寂然不动 - 寂:寂静。寂静无声,一点动静都没有。
  • 岿然不动 - 岿然:高峻独立的样子。象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摇。
  • 按兵不动 - 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 敢不如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 文丝不动 - 一点儿也不动。
  • 文风不动 - 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 狗彘不如 - 彘:猪。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同“狗彘不若”。
  • 纹风不动 - 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详解

成语“如如不动”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字义
* 读音:rú rú bù dòng
* 字义:“如如”表示诸法皆如的意思,“不动”则指没有变化或动摇。整体而言,“如如不动”形容事物常在,没有什么变化。
二、成语出处
* 该成语出自佛教经典《金刚经》的第三十二节,原文为“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修行成功的佛与阿罗汉们的心绪状态,表明他们不执着于世间的任何一种事物,心理上完全以随缘与平静来应对一切。
三、用法与示例
* 用法: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用于描述事物的稳定状态。
* 示例:在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七回中,有“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的描述,体现了“如如不动”这一成语的文学应用。
四、成语接龙与文化拓展
* 成语接龙:可以从“如如不动”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成语接龙游戏,如“动静有常”、“常来常往”等,这不仅是一种语言游戏,也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 文化拓展:该成语蕴含了深厚的佛教哲学思想,体现了对于事物变化与恒常性的理解。在佛教修行中,“如如不动”代表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保持内心平静的境界。
综上所述,“如如不动”这一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在语言表达上展现了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