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定字查询

奇才异能 qí cái yì néng

解释: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出处: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 唐·吴兢《贞观政要·择要》

例句:竟是一个~之辈,路见不平做出来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才能

接龙:能说善道

相关:

详解

成语“奇才异能”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释义
“奇才异能”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其中,“奇”指少见的,“异”指特别的,因此“奇才异能”可以理解为奇异杰出的才能。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择宫》。原文是:“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这句话的意思是,臣子虽然愚钝,但怎敢不尽心尽力,只是目前还没有发现有特殊才能的人。
三、成语用法
“奇才异能”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主要用于描述人的特殊才能。它是一个中性成语,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四、示例句子
1. 麦某在宫里当差,宿卫军中奇才异能之士见了不少。
2. 一个人无论禀有着什么奇才异能,倘然不把那种才能传达到别人的身上,他就等于一无所有。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奇才异能”是一个用于形容人具有特殊才能的成语,它源自于唐代的历史文献,并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